定价基准转换业务是指金融机构将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模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的加点(加点可为负值) , 加点值固定在合同剩余期限内,也可转换为固定利率 。它可以转换为lpr定价模式或选择固定利率 。定价基准只能转换一次,转换后不能再转换 。已经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股票浮动利率贷款不能转换 。
例如,以前的抵押合同可能表明“基准利率上升10%”或“基准利率下降10%”,通常称为利率上升1.1倍或90%,即浮动利率来定价贷款 。
假设利率按基准打九折 , 目前的利率水平是4.9%×0.9=4.41% 。现在基准利率的说法要改变了 。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选择lpr的定价方式,然后按照lpr的浮动进行浮动,还款金额也会相应变化 。另一种是固定为4.41% 。未来 , 无论lpr如何变化 , 利率都不会变化,每月还款金额也不会变化 。
【定价基准转换业务是什么意思 定价基准转换是什么意思】抵押贷款定价基准转换选择:可以选择基于lpr的浮动利率贷款,也可以选择转换为固定利率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是基于贷款利率的浮动利率贷款,每年1月1日重新定价,属于定价基准转换的范围,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 。